25
五月
男人可以爱美女,女人不能爱有钱男? 拜金女激起社会公愤,更被贴上“引发社会道德堕落”、“亵渎神圣爱情”等罪名,人人喊打。问题在于,如果对拜金女的厌恶和谩骂只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发泄,便很难评判是非;如果出于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,看似有理但真能站得住脚吗? “一旦上升到道德原则就变得很讨厌,你有你的道德,我有我的道德,凭什么拿你的道德尺度来规范我?”在张念看来,除了公众以外,大众媒体也无需用道德标准去评判社会现象,首先要把事件的丰富性展现出来,大家可以来分析,往这条路上走会遇到什么?哪些困难会出现,而不是做道德和价值判断,“很多媒体整天充斥着成功人士的报道、追逐名人,骨子里跟拜金女又有什么区别?” “社会需要反思的层面还有很多,比如长期以来运行‘丛林法则’化,社会公平机制还存在诸多缺失,社会兜底功能仍然不够,似乎只有权力和金钱才能成为个人安全的最大保障,在这种条件下,不拜金才怪。”高海燕指出,以此为前提,拜金女并非十恶不赦,“因为现实往往残酷地证明,她们的选择是对的。金钱没错,但拜金却不能被视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。可是,当社会普遍充满拜金观的时候,不是人病了,是社会病了。” 于长江甚至认为,拜金女说出了货币化时代的一部分真相,代表了一种情绪———对传统道德、社会价值观念反叛和否定。“这个社会拜金主义那么严重,但大家都不说,拜金女说了实话,批判揭露现实,彻底撕下遮羞布。总比有些人嘴上不说,一到相亲就只盯着收入、房、车,你不达标就找个其他理由打发你来得真诚吧?至于忧虑她们会把所有人都引向拜金更无意义,她们会让一部分人认同,也会让一部分人反思,每个时代拜金群体都是一个稳定的比例,社会多元化的一部分。换句话说,如果大家都被影响了,批判也没有用。其实我们可以看到,即便朱真芳,也不是遇到富有子弟就投降,她也要看顺不顺眼,只不过她挑选顺眼男人的起点比较高,运用了优选法,不是单纯拜金。” “拜金女无所谓恶。如果你还硬撑着那套自己都不信的道德评价体系去批判,你根本配不上与她们对话。男人要和她们对话,得让自己真诚起来,你就承认自己爱漂亮女人怎么了?她要月薪20万,你喜欢她,不如直接打电话砍价去,只有5万,行不行?不行,咱们再谈。坦荡、彼此尊重。”于长江强调,当下社会伦理道德正逐渐崩溃,那么不如再彻底一点,让它崩溃完了,再于废墟之上建构神圣性,“保持社会平衡的方式,是让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把心里话说出来,大家坦率交流,重新建构一个新的道德伦理。美国社会就是这个逻辑,什么丑话说在前头,先小人后君子。中国社会如果能就这个事,男女都别装了,畅所欲言,拜金、拜性的都表达出来,引发全民大讨论,未必不能达成共识,而不是遮着掩着苦苦支撑。”